Not only about Champagne, but also about fashion

不只是香檳,還有關時尚
看到Dom Perignon 1998的廣告,我的感覺可用「震撼」形容。
雖然還沒嚐到半口的香檳,但我覺得已可預見其上市將會成功。
與時尚教父級人物Karl Lagerfeld合作,拍攝了一連串的圖相與影片。
先是視覺衝擊預告,讓你對Dom Perignon 1998先產生了無限暇想。
這是目前香檳品牌所努力的方向,總是要與人們的生活產生連結,特別是時尚。
很多愛酒的人仕們,恐怕很難接受這樣的行銷手法,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在糟踏香檳,或者,容我這麼說吧,他們覺得這樣其實是破壞了某某香檳在他們心目中原有的形象。
其實,不管是香檳或葡萄酒的市場而言,我身邊很多喝fine wine & champagne 的人,或許有的人免不了會這麼說:「嘿,你看那群人在喝什麼酒?怎麼那樣喝?唉,他們根本不懂酒好不好?」當然,他們說的也不見得錯;但是,我們必須要知道,葡萄酒和香檳的市場何其大,不是只有喝好酒的市場才叫市場,這所謂的好酒也不過是整體市場的一小塊而已。只是看你要如何去定義它?如果今天講的是fine wine的市場,那麼,我得說這群人,的的確確可以算是這個市場的中堅份子。但是,若我們談的是整體的市場呢?那可就不能這麼說了。喝藍仙姑的人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,大同亞瑟頓常常賣到缺貨的可是Quady。
很多品飲香檳的消費者(這兒,我就不稱香檳愛好者了),在喝一瓶NV時,他們會去想:「這杯香檳的葡萄混合比例是如何呢?氣泡細不細緻?」,喔!並不會。開了一瓶Dom Perignon 1995時,會去想:「這個年份好不好呢?在酒窖裏陳年多少年才出廠呢?葡萄都是來自於頂級葡萄園嗎?」Oh! Come on, 更不會。
這麼多的消費者,他們無非是想要與心目中投射出來的那個形象作連結。有可能是007裏的James Bond,因為他喝Bollinger,所以到夜店時,就點瓶Bollinger。或者是看到某則新聞,知道當年黛安娜與查理王子結婚時,用的香檳是VCP,那麼也要效法他們在婚禮上擺出凱歌皇牌(VCP Yellow Label - 註1)。看到眾多時尚派對裏,名模酷男都是喝Moet,所以年輕時髦的你,更不能落人後,和朋友聚會也得來瓶或來杯Moet。
這就是香檳品牌在做的Marketing。

Dom Perignon 1998也是在做同樣的事。令我驚訝的不僅是整個畫面所呈現出來的大膽、暗紅色調,還有操刀攝影的人竟是Karl Lagerfeld。因為Karl Lagerfeld可是Chanel集團的設計總監,有時不同的時尚集團,其實會互相排斥,有你就沒有我,落入這般難堪的局面。而這次隸屬於LVMH集團的Dom Perignon和Chanel的設計總監Karl Lagerfeld能夠合作,實在是個驚奇之舉。不過,好歹Karl Lagerfeld也是時尚界的超級大師了,若能為Dom Perignon 1998上市帶來加分,why not?!
不管這位老把白髮紮成馬尾、黑夾克黑褲白襯衫、白天晚上甚至睡覺都要戴著墨鏡的Karl Lagerfeld怎麼詮釋Dom Perignon給他的感覺──To be honest,我還是寧願親口品嚐它。
註1:我的一位香港友人,今年年底即將結婚,原本她想在婚禮上用VCP Yellow Label,但是她父母不准她用,原因是VCP的全文是Veuve Clicquot Ponsardin,而Veuve在法文的意思是「寡婦」的意思,因此她那傳統的老爸媽媽覺得不吉利,於是就不許她用,所以她只好選擇Krug,呵!真不知這是好還是不好?!

Karl Lagerfeld和Helena Christensen(為’90年代的Top Model,為Dom Perignon 1998廣告中的女主角)
